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月 > 基层科普动态

科普月里看创新!湖南省企业科协联合会这两年干了这些实在事

创建时间:2025-09-29
分享到:

一进企业车间,创新活力扑面而来

“以前解决技术难题靠‘蛮干’,现在跟着科协学TRIZ理论,思路一下子打开了!”2025年9月,岳阳长炼机电的石化维保车间里,刚参加完省里“中国创新方法大赛”赛前集训的工程师们,正调试一款最新改进的维保工具。这一幕,正是湖南省企业科协联合会近两年来深耕创新土壤的生动切片。

在全国科普月之际,记者从联合会获悉,2024年至今,湖南的企业科协组织版图持续扩容,创新方法推广多点突破,为三湘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织密“科协网”“全覆盖”到“强效能”

“企业是创新的主阵地,七成科技人员在企业,科协组织必须跟上!”湖南省企业科协联合会理事长彭英的话,点出了组织建设的核心逻辑。2024年以来,这项工作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国家级园区实现“零空白”

2024年7月,长沙高新区、望城经开区等4家园区科协集中授牌,标志着湖南所有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全部建起科协组织。“以前找高校专家难如登天,现在科协组织就能帮助联系好。”海利锂电负责人通过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科技服务团,直接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松山湖实验室的科学家多次面对面请教,获得了企业发展的咨询建议。

企业科协组织建设思路有创新

湖南省的企业科协数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从2018年的218家增至如今的6094家。仅2024年一年,就新增了1562家企业科协,并选树了126家示范标杆,这反映了湖南省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的强劲发展势头。华时捷环保、圣湘生物、凯迪工程、安淳科技等民企科协“破土而出”,联合会创新推出“预备科协”的提法——省级高企和专精特新企业,只要接受赋能服务就能入库,成熟后再正式“转正”。这样就实现了培育一批、成熟一批、建设一批的工作格局。

二、攥紧“金钥匙”创新方法助力破解“卡脖子”难题

“创新并非靠灵感碰运气,而是需要科学方法。”这是联合会推广创新方法的核心主张。自2024年以来,一系列务实举措让“TRIZ理论”“创新增效”等知识或理念得以在企业的车间班组产生价值。

上千项难题“揭榜求解”

2024年,联合会汇聚14个市州科协集体智慧,深挖企业需求,共征集技术难题1388项,最终用创新方法破解209项,催生发明专利358项。在工程机械产业,磁悬浮轴承磨损难题曾困扰企业多年,通过创新咨询师团队运用“物场分析”方法重构设计,故障率显著下降。2025年,联合会又继续做实“联”字文章,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双进双转”对接工作,计划在现有756项技术需求基础上持续深耕,力争全年新增征集1500项技术需求,让创新方法这把“金钥匙”不断破解技术难题。

“三师库”输送创新动能

翻开联合会的“创新专家”名录,近180名卓越工程师、600名企业“创新达人”、1500名创新工程师、20000余名“科创中国”湖南专家的名字赫然在列。他们将自己的专业学识和多年积累的工程技术经验,在创新方法理论的启迪下,深入湖南各市州的企业培训班实现“带题培训”。自去年以来已开展近百场培训,线上线下惠及3万人次。“以前调设备纯靠经验,现在用‘40个创新原理’,效率提高一倍!”参加过培训的星邦智能工程师说。

大赛搭台让“达人”冒尖

2024年全国企业“创新增效TOP50行动”中,短短两周内26个省市260多个项目课题集中亮相湖南长沙;2025年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总决赛中,全国632所高校及近200家企业的4703支团队参赛,最终675支队伍晋级总决赛,212个项目获奖。2025年9月,联合会还承办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湖南省赛组织活动,仅3天时间,便吸引150名参赛选手前来现场学习,不少中小企业带着“卡脖子”难题找上门来“求医问药”,湖南选手正摩拳擦掌,纷纷表态要力争登上全国赛事舞台,在实战中检验真功夫。

三、创新之路,湖南正加速奔跑

“企业科协不是‘花瓶’,创新方法不是‘噱头’,要让科技工作者有舞台、有收获。”彭英的话掷地有声。

如今,在科协组织的推动下,TRIZ创新方法培训已深入三湘大地的众多企业,从车间一线到研发团队,创新思维的种子经系统化培训后生根发芽,湖南企业的创新活力正借助这些专业指导不断迸发。

科普月里话创新,更看长远。随着联合会“服务企业科技创新2.0模式”“服务创新人才成长2.0模式”和“创新增效TOP50榜单”“园企科协负责人提能行动”等十大服务品牌的不断演变升级,省内乃至跨省的产学研用合作正不断走向深化,湖南企业科协也正从“建起来”向“强起来”跨越,创新方法则正从“少数人会”向“多数人用”普及。这份藏在车间产线里的创新答卷,正是科协组织助力“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实现的生动注脚。

(来源:湖南省企业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会公众号)

2025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