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甘肃凉州农业循环实训基地内,伴随着农用无人机的阵阵轰鸣,一场别开生面的农用无人机操作培训活动顺利开展。本次培训由省农技协、武威市农技协联合农业循环实训基地在科普月期间精心组织,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县区的种植大户、农机服务人员、合作社骨干等40余人参与,为武威现代农业数字化转型注入鲜活动能。
作为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推广模式的重要实践,本次培训采用“理论精讲+实地实操”的双轨教学模式。授课专家结合当地玉米、蔬菜等主导作物种植特点,系统讲解了农用无人机的安全操作规范、植保作业参数设置、日常维护保养等核心知识,重点解析了无人机在精准喷药、高效施肥等场景中的应用技巧,以及如何通过智能设备降低劳动强度、提升作业效率。在实操环节,学员们分组上阵,在专家的手把手指导下完成无人机起降、航线规划、精准喷洒等实战练习,现场互动频繁、学习氛围浓厚。
“以前人工喷药20多亩地要花大半天,现在无人机两小时就能搞定,还能省不少农药!”刚完成实操练习的种植大户感慨道。据介绍,农用无人机旋翼产生的向下气流可增强药剂穿透力,不仅能将病虫害防治效果提升15%以上,还能避免人工作业的中毒风险,与武威高标准农田建设形成高效协同——规模化的连片耕地为无人机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而智能农机则让高标准农田的效益得到充分释放。
武威市农技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培训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具体举措,也是农技协扎根田间、服务农户的生动体现。近年来,武威市农技协充分发挥基层农技协“土专家、田秀才”的作用,通过技术培训下沉等方式,已累计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80多场次,让无人机喷施、智能灌溉等技术直达田间地头,推动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
随着最后一架无人机平稳降落,本次培训圆满落幕。40余名学员全部通过理论考试、实操考核,取得农用无人机操作证书,成为掌握智能农机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接下来,武威市农技协将指导建立联合农业循环科技小院并持续开展精准技术服务,让更多“科技新农具”扎根武威大地,加速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活力。
(来源:武威市农技协)
2025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