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爱妈妈】刘春玲:基层科技战线的巾帼能人

创建时间:2022-12-20
分享到:

基层群众眼中,刘春玲是一位朴实勤劳的农家妇女;在家乡父老乡亲眼中,她是一位带领大家致富的“贵人”;在客商眼中,她是一位诚实守信的经营者;在农业专家眼中,她是一位科技创新能手。

▲刘春玲(左) 

武装“脑袋”,带动巾帼助力乡村振兴 

刘春玲热爱农业,热爱这片土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耕耘的土地有最大程度的产出,为了农业能融入最大科技含量,产生最大效益,她注重不断“充电”,积极到大中专院校及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学习党的农业方针政策,学习各类农业知识,同时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多样化学习科技知识。为了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做到学用结合,她深入河南开封等地参观先进机械装备,进行实践学习。

刘春玲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要发展、要致富、要带领家乡父老共同奔小康。

▲为农户开展种植技术培训 

▲参与巾帼志愿服务活动 

为了让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她采取“协会+农户+保护价”的“订单农业”方式,运用“大户帮”“协会带”“科技培训班”,以及田间地头“手把手”开展技术指导等途径,让科技融入农业,让农业承载科技。同时,她运用新知识指导贫困户科学种植农作物,帮助打通产品销售渠道,通过科技融入,种植的无丝翠白菜、甜瓜、水果红芋等特色名优农产品,每亩收入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6500元,提高了当地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民利用科技致富的信心。

▲了解农户种植情况 

2014年,刘春玲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适时创新性地进行麦茬甜瓜技术推广,还编印了实用技术手册,并留下联系电话。电话成了她和广大瓜农菜农联系最密切的桥梁,同时也让学科技、用科技蔚然成风,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结合所学,刘春玲还不定期针对农村贫困群众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使农村贫困群众掌握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农村贫困群体脱贫致富能力。2022年7月29日,她整合协会资源,联合临泉县龙泉家庭农场共同举办温室大棚黄瓜高产栽培技术线上线下同步培训,带动妇女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罗寨村的广大妇女群众就是科技培训的直接受益者,在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培训、温室黄瓜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农业科技服务协会带动巾帼助力乡村振兴创新等系列课程培训中,她们有的从一名园区的打工者,变成临泉县龙泉家庭农场的技术骨干,经济收入也较以前有了提高。有的在自家3亩耕地传统种植南瓜、芝麻的基础上,又租赁了40亩土地,生产过程中,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量和品质,亩均增收在2000元左右。

心系群众,科普助力抗疫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宋集镇鑫土地种植协会、专业合作社在刘春玲带领下,成员们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和应急科普工作,积极与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利用科普网络平台、电话、微信等方式普及相关防护措施和自我保护知识及注意事项,引导周边群众科学应对疫情。

成员们还深入到辖区各行政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针对个别行政村缺少消毒物资的情况,协会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购买消毒用品,及时送到村委,并不失时机地进行防控消毒等知识的宣传。

2020年春季,正值春耕生产和在地农作物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受疫情影响,交通受阻,群众心里焦急,辖区内一些合作社、种植大户也遇到了农资奇缺的情况。

为了不耽误农耕和田间管理,刘春玲协调好协会工作人员,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带着副会长开车入户到种植大户家中送农资农具、田管物资和医用口罩,为他们讲解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和注意事项,叮嘱他们注意自身防疫和人居环境,提醒他们在劳动时要给工人量体温,不扎堆劳动;同时面对面、现场指导春耕春种和田间管理技术要领,切实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尽可能用科技实现增产增收增效。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协会与宋集镇卫生院合作,帮助维护秩序的同时,加大疫情防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保持一米线距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疫情防控知识要点等内容。在农业田间管理过程中,与县、镇农业部门和科技部门合作,既宣传农业田管技术,又宣传疫情防控,发挥科技特派员优势,在关键农时、关键农场、重点作物巡回式开展科技指导,做到疫情防得住,农业生产管理跟得上。

为便于加强联系,协会采取信息化手段与线下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各级科普网络平台作用,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对全镇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安全问题进行了解,并普及相关防护措施和自我保护知识及注意事项,以群众易于获得、易于理解的科普手段推送疫情防控科普知识,更是连续两年不间断地到田间地头给农户病虫害防治与增产增收送去技术指导。

刘春玲用自己的行动,为抗疫做出应有的贡献,用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这几年,宋集镇鑫土地种植协会在科技道路上摸爬滚打,一路走来,坎坷与平坦交织,风雨与阳光同在;有付出也有收获、有辛苦也有喜悦。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基地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转变,种植模式也实现了单一种植向立体种植、传统种植向科技种植的转变。

刚起步时,种植基地面积只有几十亩,由于掌握的知识不全面,遇到病虫害较严重的问题解决不了,一定程度上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低下。面对这种情况,合作社社员对于发展前景曾一度持怀疑的态度,思想动摇,有不愿意继续把农业干下去的想法。

为了摆脱这种被动局面,刘春玲暗暗下定决心,认准的道路坚持走下去,要打造科技样板和示范田。从此以后,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高温天气,她每天都亲自到田间观察作物长势,拍照片记录,遇到问题及时咨询专家教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逐步摸索、积累经验。现在,刘春玲在技术指导上能够做到得心应手,基地面积也已经发展到上万亩。

临泉县宋集镇鑫土地种植科技服务协会于2013年成立,2016年,协会被临泉县科协评为“科普宣传先进单位”;2018年,被安徽省科协评为“省级农技协示范协会”。刘春玲也于2020年荣获“临泉县劳动模范”、临泉县月度“最美临泉人”称号;2022年荣获阜阳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连续3年被临泉县聘为“科技特派员”。

回顾这些年农业发展的历程,刘春玲认为,虽然协会在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协会和个人也获得了社会认可和荣誉,但是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农业部门和地方科协的支持和关爱,破解农业绿色发展难题,离不开科技创新这个关键。

让刘春玲印象最深刻的是,2021年,龙泉家庭农场种植春季大棚甜瓜,其中有1个1亩多的大棚内,甜瓜出现黄叶枯萎的现象,用了几遍药不见好转。省农大教授受邀来现场查看,经过分析“把脉号诊”,发现这是由于棚内湿度等多重环境引起的病害,在教授的“处方诊疗”指导下,通过打杀菌药物、喷叶面肥等举措,很快恢复壮苗。“在科技指导下,最后没有任何减产。必要的、可靠的技术指导服务,确保了农业效益和群众的收入。”刘春玲感慨道。

“我觉得生活在这个时代很幸运,国家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协会又给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让我们能够没有后顾之忧、一心一意地做好自己热爱的事业。这些荣誉,既是对我们协会团队在科技方面劳动成果的认同,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地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引导我们再接再厉、不断前进,也意味着我们需要继续扛起更大的责任和担当,更多的挑战和实干,为农业插上有力的翅膀、牢靠的翅膀、科技的翅膀。”

刘春玲表示,今后她将继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团结更多的女性朋友们科技致富、科学生产。

(来源:北京科技报-科普中央厨房)

2022年12月20日